2022年12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應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的邀請,作爲“戴安邦學術講壇”嘉賓,爲全院師生作了題爲“核酸信息材料”的線上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主任鞠熀先教授主持。鞠熀先主任首先介紹了樊春海院士的簡曆和學術成就,並代表學院向樊春海院士頒發了“戴安邦學術講壇”紀念銘牌。學院百余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樊春海院士的報告從1953年Watson與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开始,介绍了與核酸相关的4次诺贝尔奖,與核酸框架結構的起源與应用。他指出,DNA不僅是一種遺傳信息的載體,也被視爲一種分子信息材料;不僅可以構建分子識別的通用平台,也可通過AGCT碱基的精确配对、接近无限的排列组合與分子堆砌,构建不同的核酸形态,承载海量的生命信息。他提出“合成创造运动、组装产生智能”的理念,主要介绍了核酸框架结构在纳米机器人與信息存储领域的分子求索之路及其应用前景。随后,樊春海院士详细解答了與会师生的提问,解释了核酸框架纳米机器人的驱动力與信息存储的应用场景。
樊春海院士簡介:
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2000年获南京大学学士與博士学位,2001-2003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博士後。2004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8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2019年当选中國科學院院士。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兼任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編,Angew. Chem., Acc. Chem. Res., ACS Nano等10多個國際刊物編委,ChemPlusChem編委會共同主席。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國際電化學學會(ISE)、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國皇家化學會(RSC)會士,發表論文500余篇,引用5萬余次,H因子>120,自2014年起連續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